4月11日,岳阳楼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史小飞(化名)在岳阳市中心医院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,采集了23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这袋“生命的种子”将被送往北京陆道培医院为一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。岳阳楼区法院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李平江,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昱与岳阳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、副监事长张樱,赈济救护部部长罗亮霞等一行九人前往医院慰问。
2024年2月19日,史小飞接到了来自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得知自己的入库血样HLA检测数据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。在得知初筛匹配通知后,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。因身在岳阳,2月28日,与岳阳市红十字会进一步沟通后,确认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。
时间回到2022年5月,路过武汉光谷步行街献血屋的史小飞,看到现场正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。作为名副其实的献血志愿者,他在了解捐献知识后,就留存8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(中华骨髓库)。
据了解,成年人骨髓量一般为3000克左右,大部分存于骨髓腔,平时只有5%的造血干细胞参与造血活动,95%的造血干细胞处于静止休眠和备战状态。通常情况下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自身重量的3-5%,从外周血采集,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、自我复制及很强的再生能力。当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,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,会促使骨髓细胞释放储备的血细胞,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。捐献造血干细胞1到2周后,血液中各相关成分就会恢复到捐献前水平。
在医院完成高分辨率血样采集和体检工作后,高分辨结果显示完全相合,体检结果也符合捐献条件,顺利进入捐献环节。4月6日,史小飞入住医院,开始为期五天的动员剂注射,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,4月11日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。
谈到自己为什么坚定选择捐献,史小飞表示,“捐献是出于爱心,更是出于诚信。对患者来说,我或许是他的唯一希望,又怎能见死不救?给人希望后又让人失望是不诚信的表现。我也曾体会过希望破灭后的心情,淋过雨就要给别人打伞。诚信是立身之本,身为法律人,更应该以身作则。我痛恨不讲诚信、不守承诺的行为,自己答应了,就一定不会食言。”